7 月 2 日至 3 日,我工作室全体成员在中国乒乓球通州运动学校举行暑期主题研修活动,南通市中小学名师培养导师团团部领导、部分导师、有关工作室领衔人、“教学即研究”实验学校代表等应邀参加。
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物理特级教师、南通市中小学名师培养导师团姚天勇导师做《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范式——从陆军“教学即研究”谈起》的专家报告,姚校长是南通市教科所所长出身,曾多次获得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他的报告有高度、广度和深度。他首先结合自己几十年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经验以及参与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体会,剖析教师专业的原创性特征,梳理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指出教学与研究不是附加关系,教学不是要向研究靠拢,而教学本身就应该要研究,这与工作室主张的“教学即研究”的内涵完全一致。姚校长还结合“教学即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要在落地生根之处推陈出新、要让研究成为一种习惯、读书表达要广而深等建议。姚校长曾在江苏省南通中学任校长多年,是我工作室联系导师,对工作室及领衔人比较了解,因此他的报告还很有温度,多次对工作室及领衔人给予褒奖和鼓励,这将成为工作室及成员未来发展的动力。
南通市中青年名师潘雪峰工作室领衔人、南通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潘雪峰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工作室建设的情况。潘雪峰工作室成员分布在整个基础教育不同学段的体育学科,宗旨是服务、团结、互动、成长,长期以来工作室以“快乐的体育课堂”为主线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初步建构了“快乐的体育课堂”理论与实践体系,经常开展跨地区、跨学科的工作室联盟活动,不断放大“快乐的体育课堂”的社会影响。工作室成员也都朝着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新生代名师的方向发展,南通市第一位体育特级教师就从潘雪峰工作室走出。我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在“教学即研究”思想的指导下,虽然逐渐形成“形散而神凝,自主又互动”的结构特质,“观摩与参与、搭车与合作、集中与自主”的活动方式,以及“在孤独中,一个人就像一个工作室”的团队精神,但活动形式还较为单一,潘雪峰的分享为我工作室的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工作室成员陈风雷参与领衔人《让教学成为研究》的校对工作,在专著正式出版之前就获得了研读的机会,研修期间她与大家分享了读后感《一则教师专业发展的典型个案——读陆军老师〈让教学成为研究〉有感》,她认为“教学即研究”主张及其形成过程为广大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树立了榜样,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经典。其中,凝练教学主张的行为、“教学即研究”主张的内涵以及该主张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都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规律。领衔人陆军以《书评、读后感与综述》为题点评陈风雷的读后感,为大家厘清书评、读后感、综述以及访谈和问卷调查之间的关系,就如何撰写读后感、文献综述等文体的论文为大家提供了方法论,同时也为大家从多角度深入建构和不断完善“教学即研究”理论体系提供了有益启示。随后,工作室成员和实验学校代表分别就近期践行“教学即研究”思想的实践和体会进行交流。
与会导师和专家,分别对“教学即研究”主张以及本次研修活动进行了点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审定委员会专家、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江苏省南通中学副校长刘忠保导师认为,教学是科学更是艺术,同时教无定法,唯有研究,才能使具有遗憾特征的教学少留遗憾,而臻于完美。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南通市中小学名师培养导师团唐铁生副团长勉励工作室成员,要在“教学即研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积累实践,深入研究,不断完善,以获得更为丰硕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工作室领衔人陆军结合专家和导师的建议,给工作室成员布置深入建构和不断完善“教学即研究”理论框架与操作要义的暑期作业;工作室成员也纷纷表示,一定利用暑假时间认真消化主题培训期间的专家报告和领导建议,并充分利用工作室的契机,互动合作,不断进取,实现专业发展的新高度。
南通市中小学名师培养导师团任梅英秘书长等领导、专家全程参加活动,中国乒乓球通州运动学校为活动提供场地和周到服务。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