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秋季我进入扬州师范学院(现扬州大学)化学系读化学教育专业,第2年春天在学校图书馆见到了新创刊的《化学教育》杂志,《化学教育》走过的30年,与我选择和从事化学教育以来的时间基本重合。30年来,我与《化学教育》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化学教育》从双月刊到月刊、从每期48页到64页再到80页,特别是进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行列,承载信息的能力和质量稳步提高;我从读者到作者、从学生到教师再到教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学科专业发展层次逐级提升。30年一路走来,我的成长得益于《化学教育》的发展,《化学教育》一直陪伴着我、指引着我。
学生时代,《化学教育》是我的老师。学习有机时,我读过曹居东的《部分电荷数概念及其在有机化学加成反应和消除反应中的应用》(1980年第1期)和李前荣的《怎样用四谱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1981年第1、2期);学习结构时,我读过陈荣三的《配位化合物的一个重要方面——配体反应性》(1981年第4期)和唐典的《关于电负性的几个问题》(1982年第2期);学习教材教法(现在称“教学论”)和准备教育实习时,我读过梁英豪的《关于新编和修订中学化学课本编写提纲的一些说明》(1981年第5、6期)和黄儒兰的《怎样备好一堂课》(1982年第1期);撰写毕业论文时,我读过刘少炽的《酸根的质子亲合能与无机酸的强度》(1981年第6期)及其所列的有关参考文献(这在文献检索中叫“追溯法”)。由于有《化学教育》的帮助,我的学科成绩居班级前列,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取得了双优成绩,后来我的毕业论文《关于无机含氧酸和氢酸强度变化规律的探讨》还发表在了《扬州师院自然科学学报》(当时是半年刊)1983年第2期上。
走上工作岗位的前18年我是在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度过的。中等师范学校虽然有“师范性”的特色,但其中的化学课程属于基础课程,与高中教育大致相同,所以我从1985年执教五年制小教大专班的化学课程之后一直使用的是高中化学教材。原本我是在农村小学和农村初中分别读完初中和高中课程的,那个年代、那样的学校以及“缩短”了的学制,中学化学的底子是可想而知的。为了尽快熟悉中学化学教学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掌握处理教材的技法,缩短教学的适应期,工作之后我就订阅《化学教育》等杂志,并从编辑部邮购了部分过刊。
起初,我把《化学教育》等杂志当作教参用,备课时,除了参考教师教学用书以外,还要翻阅《化学教育》等杂志,看里面有没有相关的资料。那时候,我最希望能从中找到现成的教案或课堂实录,即使是一段拓展材料、一个实验改进,都能让我满足。工作的头两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文章有《漫谈化学教学中的新课导入》(1984年第1期)、《开辟“第二课堂” 改革化学教学》(1984年第4期)、《谈谈中学生化学小论文的评选活动》(1984年第5期)、《变演示实验为学生探究性实验的思考和做法》(1985年第3期)、《在化学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态平衡观点》(1985年第4期)等,其中也有关于中师化学教学的文章,如《改革化学教学 突出师范特点——浅谈中师化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师范教学特点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1984年第1期)等。这些文章有的介绍教学设计方法,有的介绍实验改进策略,我不但认真去读,而且还照着去做,那时候我备课真的很依赖《化学教育》等杂志。1989年我参加南通盐城片和全省中师化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课题分别是《氨的性质》和《煤的综合利用》,我的教学设计及“氨的催化氧化”“煤的干馏”等演示实验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那都归功于《化学教育》等杂志对我的启发。现在想起来,作为一名刚入门的年轻教师,对专业期刊的依赖是必然的,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必须的,因为专业期刊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1]。
由于我的大学毕业论文曾获得发表的机会,而且在师范工作期间没有高考的压力,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化学教学规律以及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养成了勤学善思的习惯。1983年至1990年,我先后在《化学教学》《中学化学》等杂志上发表了20多篇文章,而且也有文章被报刊复印资料《中学化学教学》(后改为《中学化学教与学》)全文收录,但在《化学教育》上发表论文还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记得是1990年秋,上海师范大学吴俊明教授到南通师范学院(现南通大学)参加学术活动,由于吴老师是我大学时代“教材教法”的老师,也是我从事教育科研的偶像级人物,我借着探望老师的机会向他求教,请他审读《关于氯化铵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一文,在根据他的意见修改并重新投寄《化学教育》后,这篇文章上了《化学教育》1991年第2期(当时是双月刊),成为我在《化学教育》上发表文章的起点,当时我感到无比的幸福。从此,《化学教育》成了我与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交流的平台。
例如,中学化学教材和大学无机化学教科书只介绍了Na2O2与CO2的反应,而没有涉及Na2O2能否与其他气态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问题,许多中学教师就误认为都不能反应,于是我从实验事实和热力学原理两个方面论证了Na2O2与NO、NO2、SO2、CO等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并在《化学教育》1994年第10期发表了《过氧化钠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探讨》一文。随后,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凌华光在《化学教育》上推荐该文,并运用文中的观点评析了中学化学教学中流行的一类错误试题[2];吴俊明教授也在他的专著中将这篇文章作为“关于实验的科学性和某些认知问题的研究”范例进行了引介[3]。
再如,早在1994年严宣申教授在《化学教育》上撰文介绍,“把光亮的镁带置于含2滴酚酞的氯化铵溶液”,观察到“有氢气逸出”,经过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无色变浅红色”,并且随反应的进行,“溶液颜色变深”。那么,在溶液呈碱性之后,镁能与之继续反应的原因是什么?对此,严老只给出“铵盐和镁反应时,其阴离子是否起明显的作用”的提示,而没有明确的答案[4]。我在严老“阴离子是否起明显作用”的指引下,完成《常见酸根阴离子对镁与水反应的影响》一文,并发表在《化学教育》1998年第8期上,其中有关“Cl-、SO42-、NO3-等酸根阴离子能破坏镁表面的氢氧化物,成为镁在中性或碱性介质中有关反应的动力学保证”的结论,先后被多位老师用于解决化学教学中所遇到的有关问题[5]~[7]。
随着在《化学教育》发表论文数量的增加,《化学教育》不仅进一步认可我的文章,同时也给予我足够的信任。1999年7月全国(华东赛区)中师化学教师创意实验评比活动在江西省九江师范学校举行,当时潘鸿章教授等专家担任评委,我在观摩活动全程并对有关作者进行采访后撰写了《对教师创意实验评比的几点认识》一文,文章将本次创意实验的特点归结为力求实验现象与知识的统一、补充教材中的实验空白、选择适宜的实验条件等几个方面,并且针对各个特点列举了若干示例。《化学教育》编委在评审我文章的过程中,不仅认可我的评析,而且认可文中列举的示例,并与每个特点对应第一示例的作者取得联系,向他们索取文稿,安排在2000年第2期与我的文章同时发表[8]~[10]。
2001年,我调入江苏省南通中学工作。从用高中教材教师范生到用高中教材教高中生,其中有应对高考等诸多变化,这时又恰逢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起步,《化学教育》等杂志对我的教学转型和进入新课程又提供很大的帮助。为了顺利地实现这一转型,特别是在新课程中能走在前列,我在《化学教育》等杂志中搜集王祖浩、王磊、吴星等新课程专家的研究论文,以获取他们的理论支持,并利用基础化学教育实践的平台和《化学教育》等杂志提供的园地进行实践和研究。200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邀请我加盟新课程实验教科书培训团,先后赴辽宁、江苏、新疆、陕西等地对高中化学教师进行教材培训,讲课中我除了介绍自己的思考和体会以外,《化学教育》等杂志上新课程专家和先期实施新课程省份中学教师的文章是我讲座的重要素材,我用新课程专家的观点提升讲座的理论层次,用新课程省份中学教师的文章充实讲座中的案例,从而提高了新课程教材培训的实效。随着新课程实践和研究的深入,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专著《新课程化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这时,《化学教育》不惜版面,在2009年第12期发表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化学)博士生导师李广洲教授的评论文章《喜看一位中学教师与新课程的同步成长——兼评〈新课程化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李老师在评鉴我新课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专著“对中学化学教学改革和新课程的推进,具有相当的借鉴和参考价值”,这又给我莫大的鼓舞,激起我继续从事化学教育的无限动力。
当《化学教育》走过30年的时候,其刊载信息的总量已接近7000条(含会议纪要等),其中我的文章记录有22条,占3‰,从这一数据可以管窥《化学教育》对我成长的帮助和提携,而事实上学科专业发展中的更多现象却是难以用数据来说明的。这些年来,没有《化学教育》等杂志作为我专业发展的坚强后盾,就没有今天作为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的陆军。在纪念《化学教育》办刊30周年的时候,我凭着真诚的感恩情怀,写下这些文字,以表达我对《化学教育》杂志(包括历任编委和编辑部老师)永远的感激和敬意。
参考文献
[1]陆 军.专业期刊: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J].中学化学,2010,(1):7~8.
[2]凌华光.对于一道典型题的再探讨[J].化学教育,1995,16(9):39.
[3]吴俊明.中学化学实验研究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92.
[4]严宣申.镁和氯化铵溶液的反应[J].化学教育, 1994,15(4):35.
[5]林秋华.可溶性盐对镁与水反应的影响[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0,(4):12.
[6]赵新德.对铝和铜盐置换反应实验的探讨[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0,(5):2.
[7]周玉良.对镁、铝与水反应的研究[J].化学教育,2002,23(11):10.
[8]黄业新.金属钾与水反应的实验设计[J].化学教育,2000,21(2):27.
[9]惠苏平.模拟雷雨天气放电生成微量硝酸[J].化学教育,2000,21(2):28.
[10]王志臣.苯的溴代反应演示实验新改进[J].化学教育,2000,21(2):29.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