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多年以后,再次回到濠河畔的通中,站在楼上看不疾不徐的河水,我准会想起那些与十班相伴的遥远的日子,那时的我们在嬉笑畅谈时看着彼此的眼睛,有时会突然忘记,我们怎么会有这样的奢侈的自由。然后,我常常蓦地想起蒋老师那温婉的笑容。
蒋老师身材娇小,笑起来眼睛会眯成两道月牙,声音也令人感到温暖。甚至,此刻我竟记不起有哪一刻她不在微笑。想起她,仿佛又有香气飘来,那时,只要闻到这阵香气,就知道蒋老师曾经走过,或快要到来。仿佛又隐约听到她干脆但不尖利,平和而且从容的脚步声。
我是高二加入十班的,却似乎与大家亲密无间,有着强烈的归属感。私下里,我们都觉得,蒋老师一定是被呵护得很好,生活得甜蜜幸福的。她的幸福自然传递给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我们看着蒋老师的笑脸,都会觉得对于她,世界美好,少有烦恼。我作为英语课代表,经常跟着老师去办公室,我总会想要帮她拿东西,哪怕只是一本书,一个扩音器。或许十班的同学跟我无异吧,我们把蒋老师,首先当作一个普通人去认识和信赖,进而喜爱和尊敬。
年级公认,我们班的老师“不管”。这话,对,也不对。我们班确实少有针尖对麦芒的争执,严厉的批评告诫,甚至,作业直到高三最紧张的时候也没有多得让我们喘不过气来,相反我们总有大段的自主安排时间。因为“不管”,我们班的同学活动课出去运动的总是大汗淋漓地回来,在教室里的都扯着嗓子聊人生、聊题目,或者三五成群地下五子棋。也因为“不管”,我们班高三课间谈笑风生,讲话时不时会带英文,晚上自主刷题成风。经常,当我看着身边的同学大肆讨论对科学、哲学问题的看法,对一类题目的总结,又或者是下五子棋的绞尽脑汁沉思状,我会有那么一刻觉得这一切美好得不真实。大家都是那么有思想,有主见,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独立的个体,而这样一个集体容得下这些个性,并且融合了这些个性,使他们得以自由生长。
高三开学时蒋老师给我们看了一段视频,讲了一番话,我仍记忆犹新:学会承担责任。回想起来,无论是每天放学的几句简洁的叮嘱,还是偶尔的与某个同学谈心,我们都被渗透了这样的观念:对自己负责。我隐约觉得,这是我高二高三生活成长的故事的主线。
上善若水。毕业时,回忆曾经,发现总在不经意间,受到蒋老师不着痕迹的影响,以至于若叫我具体述说一次醍醐灌顶,我竟也想不起来。我所享受的,十班所享受的,是极大的自由,绝对满足生长的需求,却也明白有个限度。我们知道,蒋老师就在一定的距离之外,微笑着注视着我们,不干涉,也不放任。现在离开母校快一个学期了,我比以前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在高中这样一个由内而外的成长阶段,有一个宏大的格局是多么重要。我丝毫不怀疑,原来十班的小伙伴们,能够凭借在高中阶段积累的自信与独立,在新的舞台上扮演更加特别且精彩的角色,而这,得益于曾经的润物细无声。
从前的我,不相信什么无为而治,认为必须有所作为才能真正达成目的。现在,却发现这样一个遥远的梦想至少在一个班级可以实现。或许时间会冲淡很多记忆,但更会保留下一些深刻的本质的东西。蒋老师的温婉的个人魅力和抓大放小的管理艺术,让毕业了的我,想起来就会微笑。
撰稿者:2016届高三(10)班 汪帆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