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又坚韧的冯琴老师
每当别人问起我们的班主任时,我们的第一自豪的反应就是:“嗯,我们冯老师的脾气特别好。”但大多数的同学只看到了冯老师温柔和善的外表,却没有看到她坚韧而执著的敬业精神,以及她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无限热爱,她对学生的高度负责的态度。
在课堂上,冯老师从不怕听到质疑甚至反对的声音,总能耐心地让同学们表达完自己的心声,通过辨析使同学们对概念、定理认识更深入一步。数学课上总有思维活跃的同学提出新的解题方法,而又表述得不够透彻,她会认真地帮助他们梳理思路,甚至直接还讨论讨论给新方法起名字,最后提炼出其方法高度。有一次,当一位同学高高举起手要讲他的思路时,冯老师早已心领神会:“你又要用你的‘恺成方法’了。”话说着就把这位同学说的方法写下来了,恺成同学不停称“对”。由此可见,她不仅是认真听取同学们的新思路和新解法,更是能通过这个方法摸清一位同学的思维方式,令人不得不佩服。
她对学科教育的认真负责,我想,既是因为她对各种学生的尊重和理解,又是因为她对科目知识本身的尊重。冯老师的讲课很少用PPT,她习惯为我们工整地在黑板上写下板书,把课堂内容精致地达出来,常常一堂课写得黑板上满满的,我们心中油然而生出一种崇敬。因为常年抬着手臂书写板书,所以冯老师的右手落下了病痛的毛病。记得有一次,连续上两堂数学课,我们几个细心的同学却发现冯老师不停地搓着右臂膀,到了后来,她的手几乎抬不起来了,但她习惯地对我们笑笑说,“人老了,毛病也多起来了,今天写不动了,就讲讲吧!”后来,冯老师在右手上套了一只护臂,看到同学们关切的目光,冯老师露出她特有的招牌微笑,言语中没有抱怨,目光里透露出对生活的乐观与豁达和对我们关心的欣慰。对于课堂上由于学生发言方法多而影响教学进度,她总是找时间及时补上。大家而对于超出书本的知识运用,她总是先微笑着和我们说:“这个有点超纲,我们就不讲了。”但最后总归还是没有忍住:“我还是稍微提一下吧。”引得同学们会心一笑,接着开始尽可能用我们理解的语言,详细地给我们讲解,让我们对知识的网络有更全面的把握。
还有一次,对于一道数学题的解法,我提了一个非常刁钻的悖论,我感觉推理过程无懈可击,可得出了错误结论,课间我问冯老师,冯老师一时愣也看不出来问题所在。她允诺:“你先上课,让我回去再想想。”第二天我几乎都要忘了这件事时,她又特地找我解释清楚了这道题,指出问题所在。在她如此求真务实的学术作风的影响下,同学们对于数学学科和整个高中学习都有一丝不苟的态度。
每天的大课间是冯老师最亮眼的时刻,这个时候她都会跟着班级的队伍,自动排到队尾,认真地和着音乐的节奏跑步、做广播操,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不知不觉,她渐渐做得比同学们还标准。在冯老师的带动下,实习老师、其他班主任纷纷加入广播操活动,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学们也都不好意思在她面前不认真做操了。
冯老师还总是运用多种途径来关心学生。她会经常性找同学聊天,有时是为了提醒同学们学习上、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更多时候她是引导同学说出自己的烦恼,再帮助同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她的不知疲倦的组织下,班级的微信群、QQ群可活跃了,班级的各项事务,学生的各项情况也都由此向家长公开,方便了家校更好地联动。就我而言,我有将近30个老师的QQ号,但从未有哪个老师像冯老师这样喜欢在QQ空间里给我发的说说点赞和评论的,每一个点赞似乎都在提醒着我:你看,冯老师还在关心你呢。
作为班级的团支书,冯老师经常跟我谈工作。有一天,冯老师问我对班级调整座位有何建议,聊着聊着,她突然提到我们班有两个同学学习压力特别大,情绪不稳定,要我们平时多关心关心他们。我一惊,是谁啊?我班有吗?没发现呀!冯老师一说名字,我仔细想想,似乎他们平时确实有这样的表现,内心里不得不感叹冯老师对同学心理状态把握的精准。
小高考临考夕,同学们在艰苦复习之余,对即将面对的考试,内心不免有所忐忑。小高考前一天,冯老师拉住十几个女同学,一个一个抚头鼓励,大家相视而笑,气氛一下子平缓了很多。
课堂之余,冯老师给予了全体同学无限的耐心和指导;纪律之下,冯老师给予了全体同学无限的鼓励和支持。冯老师讲课时的负责稳重,参与集体活动时的青春姿态,关心帮助同学时的平易体贴,和谐地融合在一起,那一个个为同学们无私奉献的点点滴滴,灿若繁星般照亮了我们的校园生活。
撰稿人:2015级高二(5)班 孙浚予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